科学技术史(0870)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科学技术史是描述和解释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以及研究其与政治、经济、军事、工业、文化、宗教和哲学等各个社会领域之间历史互动关系的学科。本学科不设二级学科。
bet28365365备用网站的科学技术史学科源于1974年成立的冶金史编写组(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依托“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通过“211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综合实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2014年,学校成立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科学技术史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在冶金与材料史、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技与社会、技术史与工业遗产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二、学位类型和培养目标
本学科授予工学硕士与工学博士学位,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高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坚实地掌握科学技术史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能运用现代实验技术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独立完成科学技术史及其与社会发展交叉的有关研究,能提出新观点、使用新方法,做出创新性成果。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科学技术史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理论基础,能运用现代实验技术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完成科学技术史及其与社会发展交叉的有关研究。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最低学分要求为10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自硕士入学起一般为5~6年,最低学分要求为34学分;
学士直攻博研究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最低学分要求为34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低学分要求为26学分。
四、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
必修课
|
6080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2
|
2
|
1
|
博士生必修
|
508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硕士生必修
|
|
509001X
|
硕士生公共外语
|
64
|
3
|
1
|
||
公共
选修课
|
508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2
|
硕士生必选1门
|
5080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2
|
||
509002X
|
应用外语选修课
|
32
|
2
|
2
|
硕士生选修
|
|
学科
基础课
|
5020214
|
科学技术史
|
48
|
3
|
1
|
硕士生必修
|
6020201
|
科学技术史文献学
|
32
|
2
|
2
|
硕士、博士
必修
|
|
6020202
|
科学技术史理论
|
32
|
2
|
1
|
博士生必修
|
|
5020213
|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硕士生选修至少1门
|
|
5020212
|
文化遗产研究导论
|
32
|
2
|
1
|
||
5020210
|
科学社会学
|
32
|
2
|
1
|
||
学科
专业课
|
6020213
|
科学技术史学术前沿
|
16
|
1
|
1-2
|
硕士、博士
必修
|
5020206
|
科技考古研究方法
|
32
|
2
|
1
|
硕士选修至少9学分
|
|
5020220
|
冶金考古学
|
32
|
2
|
1
|
||
5020221
|
陶瓷科技史
|
32
|
2
|
2
|
||
5020219
|
古代材料分析实验
|
16
|
1
|
2
|
||
6020217
|
Archaeomaterials Seminar
|
16
|
1
|
2
|
||
5020208
|
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
5020216
|
文物腐蚀与保护
|
32
|
2
|
2
|
||
6020214
|
文物保护材料与环境
|
32
|
2
|
2
|
||
6020205
|
技术史与工业遗产
|
32
|
2
|
1
|
||
6020206
|
近现代技术社会史
|
32
|
2
|
2
|
||
5020222
|
科技文化传播
|
32
|
2
|
2
|
||
6020208
|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32
|
2
|
2
|
||
6020218
|
科技思想史专题
|
32
|
2
|
2
|
||
6020211
|
传统工艺专题
|
32
|
2
|
2
|
||
6020212
|
科技与社会专题
|
32
|
2
|
2
|
选课要求:
1、根据研究生专业背景,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关本科生课程。
2、硕士生至少需修满8学分的学科基础课、10学分的学科专业课。鼓励硕士生跨学科选修课程,选修的学分和课程具体与导师协商决定。
3、非本学科硕士毕业的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至少选修2学分的本学科5字头课程。
4、“科学技术史学术前沿”是邀请国内外本学科专家进行学术前沿讲座,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必修课。
5、Archaeomaterials Seminar 是全英文课程,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研讨,为博士生和硕士生选修课。
6、学士直攻博研究生必须修完硕士和博士的必修课程。
五、学术活动
按照《bet28365365备用网站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必修1学分)。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除按《bet28365365备用网站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bet28365365备用网站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办法》《bet28365365备用网站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办法》,bet28365365备用网站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模板、样板》《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学院提出以下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撰写1篇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论文,在申请论文答辩前须提交学术论文被录用的证明,方可申请参加答辩。参加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硕士研究生,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须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文集上发表或录用。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以学位论文为主要内容,以bet28365365备用网站为第一作者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以论文发表当年核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版本为准)以及本学科视为等同于核心期刊的几种期刊、国外公开发行的学术书刊上正式发表论文3篇(包括论文印刷清样),至少有1篇在SCI、EI、SSCI、A&HCI或CSSCI及其扩展版收录刊物上发表。其余详见《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经费的规定》《bet28365365备用网站博士学位申请和授予办法》中的有关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065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领域简介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简称文博专硕(MCHM),是为了适应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
bet28365365备用网站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最早从事文物科学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研究院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科学技术史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院拥有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同时聘有一批文物博物馆的校外兼职指导教师,以古代材料科学分析为特色,培养了大批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专业人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专业硕士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学。
二、学位类型和培养目标
本学科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在文物博物馆单位开展文物保护、文物科技研究、考古资料整理、参与田野考古发掘、博物馆日常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低学分要求为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6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
四、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
必修课
|
508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必修
|
509001X
|
硕士生公共外语
|
64
|
3
|
1
|
||
公共
选修课
|
508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2
|
必选1门
|
5080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2
|
||
509002X
|
应用外语类选修课
|
32
|
2
|
2
|
选修
|
|
领域
基础课
|
5020301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32
|
2
|
1
|
必修
|
5020212
|
文化遗产研究导论
|
32
|
2
|
1
|
||
5020213
|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选修至少
2门
|
|
5020206
|
科技考古研究方法
|
32
|
2
|
1
|
||
5020208
|
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
领域
专业课
|
5020214
|
科学技术史
|
48
|
3
|
1
|
选修至少10学分
|
5020306
|
博物馆与文化传播
|
32
|
2
|
2
|
||
5020215
|
博物馆藏品管理
|
32
|
2
|
2
|
||
6020205
|
技术史与工业遗产
|
32
|
2
|
1
|
||
5020216
|
文物腐蚀与保护
|
32
|
2
|
2
|
||
6020214
|
文物保护材料与环境
|
32
|
2
|
2
|
||
5020217
|
文物保护实践
|
16
|
1
|
2
|
||
5020218
|
田野考古实践
|
16
|
1
|
2
|
||
5020220
|
冶金考古学
|
32
|
2
|
1
|
||
5020221
|
陶瓷科技史
|
32
|
2
|
2
|
||
5020219
|
古代材料分析实验
|
16
|
1
|
2
|
||
6020217
|
Archaeomaterials Seminar
|
16
|
1
|
2
|
||
6020211
|
传统工艺专题
|
32
|
2
|
2
|
选课要求:
1、根据研究生专业背景,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关本科生课程。
2、课程学习实施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领域专业课程合计不低于10学分。
3、Archaeomaterials Seminar 是全英文课程,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研讨,为博士生和硕士生选修课。
五、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4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在学期间,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环节,其中在文博考古机构指导下参加田野考古或文物保护实习实践不少于3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文物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方案(规划)设计、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等多种研究种类,以学位论文形式提交。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撰写1篇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论文,在申请论文答辩前须提交学术论文被录用的证明,方可申请参加答辩。参加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硕士研究生,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须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文集上发表或录用。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其他要求参照bet28365365备用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执行。